


项目简介
云南民族壁画是云南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云南民族壁画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融合了汉族、藏族、傣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艺术元素,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部分云南民族壁画的制作工艺精湛,采用了多种绘画技巧和材料,如线条勾勒、色彩渲染、贴金等,使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尽管云南民族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但其保护工作一直面临诸多挑战,如云南气候复杂多变,部分地区降水丰富且集中,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壁画受潮。长期的潮湿会使壁画的颜料褪色、剥落,还会引发壁画基底材料的腐蚀、发霉等问题。此外,云南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地震活动可能会对壁画所在的建筑或洞窟造成破坏,使壁画出现裂缝、坍塌、错位等状况。除去这些自因素,随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的涌入也为云南壁画的保护增加了难度,如游客呼出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会加速壁画的老化;游客的触摸、拍照时闪光灯的照射等不当行为,也会对壁画造成直接的破坏。从项目组的多次实地调研结果中发现,许多民族壁画破损程度严重,亟需修复。但实际的壁画修复要经历现状记录、病害评估、表面清理、实际修复、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实行壁画修复的人员不仅要求其专业性强,而且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熟练的修复技能。即便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修复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对这些珍贵的壁画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上述问题,项目组提出了对云南民族壁画的数字化修复技术,重点对多模态下云南民族壁画的虚拟修复技术展开研究,从壁画采集、破损标注、壁画图像预处理方法,建立虚拟修复模型与壁画合成方法等多个方面构筑起对云南民族壁画进行高质量虚拟修复的技术框架,以期能对云南民族壁画的实际修复工作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为云南少数民族壁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